我市水利設施建設同日取得新進展 |
機場和四新地區排水將更通暢 |
長江日報2016年12月24日訊(記者張晟 彭仲 通訊員王思敏 何春峰 邱舒)昨日,我市4個涉水項目取得新進展:四新泵站部分具備通水條件,童家湖泵站、武湖二泵站、北湖污水處理廠同時開工建設,這些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緩解城市漬水、提升城市水環境。
武漢地勢較低,每年夏季降雨量充沛,城市易漬易澇,排水設施建設的步伐必須跟上城市發展的速度。位于白沙洲長江大橋漢陽一側的四新泵站,占地規模24000平方米,總排水能力105立方米/秒。四新泵站是漢陽地區最大的排水泵站,同時也是四新片區海綿城市試點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還配套整治總港、連通港和火焰溝3條水渠。
近年來,四新地區遭遇多次漬水,排水能力遠低于現實需要。四新泵站建成后,將極大地緩解漢陽地區特別是四新地區和墨水湖南岸地區的漬水情況,今后,這些地段有望不再出現長時間漬水。
市城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四新泵站分兩期實施,此次建成是一期工程,二期正進行設備安裝,將再加8臺水泵,預計2017年汛期前投入使用。
童家湖泵站和武湖二泵站位于黃陂區,均為農排泵站,其總排水能力為100立方米/秒。童家湖泵站位于童家湖南端靠府?綴幼蟀鍛\0家湖堤,設計流量60立方米/秒,是保衛天河機場的重要水利設施,預計該泵站將在2018年汛期前投入使用。武湖二泵站位于東支河灄水堤邊,設計流量40立方米/秒。
此外,在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的建設上,我省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北湖污水處理廠已于日前開工建設,該廠未來能對接已開工建設的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系統,未來武昌地區污水將通過深隧傳輸至北湖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市城投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北湖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在國內排第三,位于武漢化工區騰飛大道與八吉府路交會處東側,主要負責收集沙湖、二郎廟、落步嘴及白玉山污水系統約130.35平方公里,遠期控制服務范圍加上武鋼和龍王嘴污水系統約200.25平方公里。項目近期建設規模80萬噸/日,遠期建設規模150萬噸/日,尾水水質按國家一級A標準執行,為目前最高標準。
【媒體聚焦】
http://cjrb.cjn.cn/html/2016-12/24/content_5582736.htm